2007年9月28日 星期五

大雨裡的自助餐


DSC01435-1在桃園排演7-11股東會議演出的那天,晚上的氣溫忽然轉涼,一下子雨沖了下來,幾個人躲進了大馬路邊的自助餐廳,邊吃晚餐邊討論演出與製作的細節。

##CONTINUE##演出的確就像是流浪者的生活一般,餐風露宿,美美的說是在流浪,景色一幕一幕故事一景一景的翻動著,即使每個團員都已經是有資歷的音樂製作人,但在這種氛圍下,各各打回原形,疲態不堪,失神著討論段落,囫圇攪和著晚餐吞下,一樣難以消化。

幾年來,各式各樣的音樂工作交錯的進行著,主流、非主流唱片、大大小的演唱會、實況、舞台劇、電影、廣告配樂,多多少少也能看出一個產業轉型中的陣痛,產業中的各種工作者面對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與價值動搖,去掉新工業革命(數位化)本身帶來的衝擊,音樂產業的下一個形態會是如何?近來的五年是否能看出一個端倪?

產品數位化我認為帶來兩個大的意義,第一是對於出版品的意義,出版品本身不再只是出版品本身,而是能再刷的出版品,也就是說,取得出版品本身的人,都有能力能執行"再刷"的動作,也就是複製。

第二是對於通路的意義,數位化的成品,除了傳統通路以外,多了許多數位通路,數位通路本身通路成本較低,甚至免費,那能獲取的的便是無收入的對等價值,比如知名度,進而發展成現在所謂的"唱片即名片"的說法。

這兩大部分在傳統的音樂產業中是相當大的經費開銷,但在數位化的洪流之下被沖得潰堤,組織紛紛縮編或解散,有的人轉行,就像文字記者一樣自己當起了攝影師(拜攝影機的操作性與功能性越來越好),很多製作人開始自己蓋錄音室,自己編曲,自己混音,能做多少是多少,甚至漸漸也有人開始自己做通路與管理。整個環境面臨數位化的 過程的確沖掉了一些人,但在盤整的這個時刻也看見了許多新的可能性。有兩件事情是我覺得比較明顯的,第一,出版品的複製與數位通路的存在,除了說明了"免費力量大"以外,也表示在某些層面上,這兩件事情是有重疊的。而分離或者是強化它們兩個之間的異同性,應該會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。第二,生產者的優勢。生產者能保有整個產業的最初優勢,也就是說,即使產業滅亡了,只要你有地,想種田的還是可以種田。

音樂製作在數位化的時代中慢慢趨於一個平原期,也許下一個波動就要來了。但比起影像製作產業的成本與人力大大高於音樂製作產業(甚至音樂只是他的一個子集合),陪伴性質也不如音樂來的高,相關的周邊娛樂設施移動性可攜性又較低,重複使用的機會又不大,我預測如果沒在某個時間範圍內數位陣痛成功,這個產業將很難進入有工業商業規格的局面,只好一直以地下音樂與獨立製片知名存在了。

2007年9月15日 星期六

2007年9月9日 星期日

時代神秘


今天下午在美術館開會,過程中需要一封EMAIL的夾帶檔案,所以我用手機連上網路把資料下載,忽然覺得這幾年數位平台與通訊科技真的有大幅度的進步,##CONTINUE##還記得剛開始玩BBS的時候,在登入那個BBS之前,要先打電話叫站長起床開電腦,因為那時的主機還是人家家裡的家用電腦,打去站長家,有時候還是站長媽媽接的,現在聽起來十分難以置信,但這麼低階的行為,也不過是這不到20年間的事.當年的怪異行徑,竟然也是現在高科技環境的一支源流.


這樣像嘗試一般的行為,讓我想起在現代樂這件事.在學校教書的那段時間,整個作曲教育大部分傾向鼓勵學生創作現代樂作品,創作空間大,天馬行空,無論是在譜面上創造出新的符號,比方說畫上動物,或是在配器上有所突破,比方說用牛鈴去丟鋼琴,甚至叫演奏者半蹲,各式各樣的可能,只要創作者能執行,在這個現代作曲範疇內,光怪陸離的事都會發生.


在這各式各樣,有各種可能性的幻境裡,總是會有所謂的潛力股,不容易被分辨,也許需要一些條件的判斷,亦或是能被嗅出奇異氛圍,比方說法國的現代作曲家梅湘,他出生於1908年,父親為學校教授,母親是詩人,算是一個在藝文環境中成長的孩子,他十一歲便進入巴黎音樂院,以歷史的角度來看,在他成長的青少年時期,這個世界正處處發生著許多跨時代的改革,二次工業革命之後讓世界的版圖重新洗牌,許多新的思潮也開始流向東方,整個世界像是更新到2.0一樣,在梅湘27歲時便與友人組成「青年法蘭西」的藝術組織,藉以對抗當時盛行於巴黎普朗克等作曲家所組「六人組」的新古典主義,這個「青年法蘭西」主張恢復人性的音樂,而以那個時空背景,所謂的恢復人性是回歸於宗教規範的思維,換句話說,自然人性的樣式來自於天主教對於人應有條件的描述,當年的梅湘發表了一些以天主教信仰為根基的神秘主義作品.像"天空與地球之歌"(Chants de terre et de ciel)就是相當有代表性的作品。


梅湘對當年荀白克的12音列也有興趣,如同他自己所說的一般,自己並不是一個音樂家,而是一個對聲音有興趣的節奏家.他對奇異議題的興趣與嘗試,可以在他很關心特別的事物這件事上發現一二,但在他發生興趣的事件本身與他的作品中,也可以聞到他對規範與信仰的下意識限制,我覺得這是他在創作上的一種拉扯,一種能產生力量的矛盾,所以在他的作品裡,可以看見他對突破的欲望,也能看見他脫不掉的作曲教育,聆聽梅湘的作品,可以聽到十分正點的聲響以外,還能看見正統作曲與配器的影子,不過,我想他也不會為了這種事情掙扎,因為他有信仰,對於把自己交給更大的力量對他而言是理所當然的


34歲那年梅湘成為巴黎音樂院和聲學教授與作曲教授,成為現代音樂史上舉足輕重的前衛作曲家.在那個Bebop成熟的年代裡,人們在一個怎樣激烈的音樂環境中聆聽呢?實在很想好好體會一下,各種大膽創新跟衝撞的年代,在這個40,50時期,可真是整個現代音樂的最初養分.


梅湘《時間終了》是第一首將鳥的聲音入樂的作品。五○年代,鳥就成為梅湘重要的創作題材,重要的作品有《鳥的甦醒》(Reveil des oiseaux)、《萬鳥圖》(Catalogue d'oiseaux),七○年的《花園的小鳥》(La fauvette des jardin),而這些作品的代言人就是他第二任妻子Yvonne Loriod.在台灣比較容易取得的梅湘音樂是彼得‧席爾 / 梅湘:鳥誌全七冊 Peter Hill / Messiaen: Catalogue d'Oiseaux (complete), La Fauvette des Jardins ,Peter Hill 是英國教學體系裡顯眼的中生代鋼琴演奏家,由他來詮釋梅湘的重要系列,明顯呈現一種現代樂需要的精準氣息,可以在博客來上找到這一套專輯,想進入這個現代音樂的世界,建議你進入那個創意奔放的年代,並挑選梅湘,就像奇異撥接的BBS一樣,可以一窺現今前衛音樂的養分,他們與當年規範的衝撞跟平衡拉扯,是一種時代神秘的浪漫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