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9月28日 星期五

大雨裡的自助餐


DSC01435-1在桃園排演7-11股東會議演出的那天,晚上的氣溫忽然轉涼,一下子雨沖了下來,幾個人躲進了大馬路邊的自助餐廳,邊吃晚餐邊討論演出與製作的細節。

##CONTINUE##演出的確就像是流浪者的生活一般,餐風露宿,美美的說是在流浪,景色一幕一幕故事一景一景的翻動著,即使每個團員都已經是有資歷的音樂製作人,但在這種氛圍下,各各打回原形,疲態不堪,失神著討論段落,囫圇攪和著晚餐吞下,一樣難以消化。

幾年來,各式各樣的音樂工作交錯的進行著,主流、非主流唱片、大大小的演唱會、實況、舞台劇、電影、廣告配樂,多多少少也能看出一個產業轉型中的陣痛,產業中的各種工作者面對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與價值動搖,去掉新工業革命(數位化)本身帶來的衝擊,音樂產業的下一個形態會是如何?近來的五年是否能看出一個端倪?

產品數位化我認為帶來兩個大的意義,第一是對於出版品的意義,出版品本身不再只是出版品本身,而是能再刷的出版品,也就是說,取得出版品本身的人,都有能力能執行"再刷"的動作,也就是複製。

第二是對於通路的意義,數位化的成品,除了傳統通路以外,多了許多數位通路,數位通路本身通路成本較低,甚至免費,那能獲取的的便是無收入的對等價值,比如知名度,進而發展成現在所謂的"唱片即名片"的說法。

這兩大部分在傳統的音樂產業中是相當大的經費開銷,但在數位化的洪流之下被沖得潰堤,組織紛紛縮編或解散,有的人轉行,就像文字記者一樣自己當起了攝影師(拜攝影機的操作性與功能性越來越好),很多製作人開始自己蓋錄音室,自己編曲,自己混音,能做多少是多少,甚至漸漸也有人開始自己做通路與管理。整個環境面臨數位化的 過程的確沖掉了一些人,但在盤整的這個時刻也看見了許多新的可能性。有兩件事情是我覺得比較明顯的,第一,出版品的複製與數位通路的存在,除了說明了"免費力量大"以外,也表示在某些層面上,這兩件事情是有重疊的。而分離或者是強化它們兩個之間的異同性,應該會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。第二,生產者的優勢。生產者能保有整個產業的最初優勢,也就是說,即使產業滅亡了,只要你有地,想種田的還是可以種田。

音樂製作在數位化的時代中慢慢趨於一個平原期,也許下一個波動就要來了。但比起影像製作產業的成本與人力大大高於音樂製作產業(甚至音樂只是他的一個子集合),陪伴性質也不如音樂來的高,相關的周邊娛樂設施移動性可攜性又較低,重複使用的機會又不大,我預測如果沒在某個時間範圍內數位陣痛成功,這個產業將很難進入有工業商業規格的局面,只好一直以地下音樂與獨立製片知名存在了。